學會簡介

臺灣地形環境特殊,山脈河流橫縱交錯,交通不通順,早期已海運為主要交通運輸方式,至清朝末期才開始建設臺灣交通設施,臺灣交通建設於1940年後開始蓬勃發展,此時鋪面工程更顯重要。鋪面工程涵蓋甚廣,包括無軌路面(公路路面、航站之跑道、滑行道及停機坪道面、碼頭道面、廣場道面等等)及有軌道面(鐵路及捷運軌道道面等等)的工程設施與施工,屬於相當專業化的領域,在交通運輸工程系統中佔有舉足輕重之一環。國際上,各國之鋪面工程相關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我國鋪面工程界需在此競爭激烈的情勢下與全世界相互競爭,提供國人符合國際水準的交通運輸服務,則亟需引進及開發適合國內高科技鋪面材料、設計方法、施工工法及相關機具等,並建立一套完善符合國內規範的營運系統。
  
臺灣開始推動相關鋪面工程建設時,產官學三方無法有效結合專業知識與工程經驗,有鑑於此,由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系林志棟教授發起創立中華鋪面工程學會之號召,希望有效提昇鋪面工程之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經營管理等技術,並協助產官學研究鋪面工程有關技術,提高鋪面工程品質水準及服務水準。經過各鋪面工程界先進多方努力及協調,於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日成立,並由鋪面工程界耆老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蔡攀鰲教授擔任本會第一屆理事長,並訂立了四大目的,分別為聯絡從事鋪面工程人士、研究鋪面工程學術、提高鋪面工程技術和協力發展鋪面工程事業,藉由鋪面工程學會的創立,能夠整合臺灣地區有限的資源,給國人建造美好的用路環境。
  
學會為提供鋪面工程界一個成果發表之園地,於民國九十年八月發行中文期刊「鋪面工程」,內容兼顧理論與實務,提高產官學學術交流之風氣;為提昇學會在國際上之競爭力,並與全世界接軌,於民國九十七年一月發行英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research and technology(IJPRT)」,經過這幾年努力已經讓IJPRT期刊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於民國一零四年底與國際出版社Elsevier合作出版,學會將持續提升IJPRT之國際學術地會並致力於質量之提升。而為進一步凝聚產官學共識,學會每年在不同大專院校舉辦鋪面工程研討會,並邀請各工程界先進及國外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以提昇國內鋪面工程之水準。
  
學會目前組織架構設有秘書處及14個委員會,秘書處主要工作為協助各會員相關會務、學會財務報告及期刊寄送等,14個委員會包括學刊、學術研究、編輯、會務、財務、服務推廣、國際與兩岸活動、工程教育、評獎、工程技術、資訊、路平專案小組、顧問及諮詢以及青年工程師等,藉由秘書處及各委員會的推動,用心為會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中華鋪面工程學會以一貫積極態度參與各項鋪面相關研究計畫及相關工程實務,配合政府政策研擬法規及輔導產業,並舉辦多場次研討會及訓練班以培訓專業人才,未來亦將更努力扮演產官學界橋梁角色。學會在境外合作方面,近年積極進行國際交流,期盼能引進新觀念新技術,進而提昇本學會專業及學術地位,並積極地參與各項有關國際道路鋪面相關學術以及工程實務事務活動,如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ad and Airfield Pavement Technology (ICPT)等專業鋪面工程研討會,致力展現臺灣在鋪面工程領域之研究成果與技術創新,持續為臺灣及本學會爭取榮譽。